-
厦门大学“全球海岸带遥感数据库共享系统”正式上线
2023-03-22
3月17日,由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厦门大学国际可持续性科学研究院和厦门大学海洋监测与信息服务中心联合开发的“全球海岸带遥感数据库共享系统(1.0版本)”正式在厦门大学海洋云平台上线。
-
焦念志委员:以我国为核心,打造碳中和海洋负排放国际示范基地
2023-03-06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增加碳汇备受关注。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教授焦念志曾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微型生物碳泵(MCP)”储碳理论,开辟了海洋碳汇研究的新领域,被美国《科学》杂志评论为“巨大碳库的幕后推手”。
-
福建海洋碳汇发展观察:生态优等生的“蓝碳”实践
2023-03-01
福建是海洋大省,拥有全国第二长的海岸线,具有明显的海洋渔业产业优势和巨大的碳汇潜力。海洋碳汇,是指海洋活动及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储存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过程、活动和机制。相对于陆地森林固定的林业碳汇——“绿碳”而言,海洋碳汇被称为“蓝碳”。
-
全面推进新时代海洋文化建设
2023-03-01
海洋对于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推动国家发展、促进人类合作共赢等方面对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进行了深入阐述。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是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要求。
-
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
2023-02-17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海洋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领域。
-
激发蓝色发展新动能
2023-02-14
蓝色发展,是绿色发展理念的海洋实践,是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
积极应对全球海洋塑料垃圾治理新态势
2023-02-10
海洋塑料垃圾是海洋和环境治理领域中新兴而紧迫的议题之一,对我国而言,准确识别并积极应对海洋塑料垃圾问题是履行国际责任的必然要求,更是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有力抓手。
-
公益参与海洋生态修复大有可为
2023-02-10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出发,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把生态保护修复作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重要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我们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